|
| 市自然資源局用好績效“指揮棒”激發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加速度” |
| 2022/8/22 10:34:53 來源:市自然資源局 打印本頁 |
|
|
2017年末至今,市自然資源局陸續投入資金300余萬元,凝心聚力為我市打造成為國家級森林城市提供資金保障和績效支持。目前,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推進順利,已進入國家驗收最后沖刺階段。市自然資源局實行“目標-跟蹤-評價”全過程的績效管理模式,以績效評價成果助力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目前創森各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國家驗收標準。
一是發揮績效目標引導作用,全方位、多角度、深領域開展創建活動。通過前期調研、科學舉證,借鑒兄弟城市先進經驗以及結合《連云港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6-2026年)》方案等一系列具體舉措,合理設定績效目標、細化指標分配,切實發揮績效目標引導作用,多維度積極開展創建活動。一是完成綠化造林86.4萬畝,新建完善農田林網147萬畝,建設沿海防護林5萬畝,建設村莊休閑綠地1576個。二是全面推進公園、游園、林蔭路、綠廊、綠道等項目,建設各類公園292處,打造環城市林帶、城市綠化縱貫帶、綠化游園、口袋公園,不斷拓展主城區綠色空間。三是全面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建成四級林長制體系,推動實現森林資源“一增、二保、三防”目標;有效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全市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在6.23‰以下;扎實開展森林防火工作,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3‰以下;頒布實施了全國第一部保護濱海濕地的地方性法規《連云港市濱海濕地保護條例》,全市自然濕地保護率達49.7%;陸續開展“清風行動”、“盤羊二號”等多項野生動物保護專項行動,查辦野生動物案件50余起;登記掛牌保護古樹名木548株,實現信息化管理和保護救助。統籌全市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資源,點線面結合織就一張覆蓋城鄉的綠色大網,高質量完成項目績效目標。
二是實行績效跟蹤監督機制,推動綠地、林地、濕地“三地”同建。自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啟動以來,我局以預算績效信息管理系統為載體,實行績效跟蹤動態管理,定期對項目資金的下達、管理和運用效果追蹤報告,對未達到預期進度的指標立刻提出預警,糾正偏差,實時整改。全市創森五年新增綠地覆蓋面積483.43公頃,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2.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5.3平方米。完成綠化造林86.4萬畝,其中成片造林達29.5萬畝。全市建設市級以上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22個,濕地修復面積達22276畝,自然濕地保護率達49.7%。
三是完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效”兼顧。大力發展林木種苗、經濟林果、林下經濟、林產品精加工、森林旅游等林業產業,2017年至2021年,全市森林產業總產值逐年增加,2021年達351億元。建設大型郊野公園與生態型綠地38個,城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達90.8%,居民們在可以在城鄉范圍內充分享受到綠色發展成果,感受創森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綠!。
(市自然資源局)
|
|
站內鏈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