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人社局優化績效監控模式,提升工傷保險精細化管理水平 |
| 2024/7/3 13:06:24 來源:市人社局 郭寧 打印本頁 |
|
|
市人社局聚焦工傷醫療費報銷痛點、堵點、難點,優化績效監控模式,在全國率先開發運行工傷保險醫療費智辦系統,推動工傷保險治理能力水平蝶變升級,實現“小切口”發揮“大作為”。
一是圍繞抓問題,明確系統建設目標。傳統的手工報銷模式存在審核效率偏低、報銷周期偏長、審核難度較大、單位墊資壓力大等問題,報銷業務辦件量、醫療費報銷進度、分類藥品報銷額、票據審核精準度等績效指標無法實時監控,不能滿足基金精細化管理發展需要,工傷保險經辦模式和目標監控方式亟需優化。市人社局從問題出發,自實處著手,結合往年經驗梳理監控范圍,清單化設置績效指標體系,明確系統開發任務,著力推進工傷保險醫療費智辦系統建設。
二是聚焦提質效,優化目標監控模式。堅持社保經辦數字化轉型與績效管理數字化賦能雙推進,提升工傷保險經辦服務水平和績效管理精細化程度。一方面,將系統上線運行模塊數量、對接系統平臺數量、采購硬件設備數量、算法運行速度、數據安全、業務審核精準度、藥品目錄智能匹配度、檔案電子管理等績效指標作為系統驗收必備條件,將項目產出成效嵌入“事中”績效管理中,每日跟蹤系統開發進度,重要節點組織階段性測試,試運行環節實行全流程、全口徑業務測試,多方聯動推進系統開發,確保項目實施不走樣。另一方面,將報銷業務辦件量、醫療費報銷進度、分類藥品報銷額、報銷分類統計等績效指標,作為線上績效運行監控的核心指標,可實時監控目標進展情況,及時捕捉異常數據,數據分析優化管理決策,全面提升績效管理效率。
三是堅持常態抓,做好后續跟蹤評價。2023年,工傷保險醫療費智辦系統順利上線,實現查驗真偽、智能匹配、校驗歷史、智能審核、自動計算等業務功能,數據匯總集成、跟蹤分析功能為實時績效監控提供技術支撐。通過后續跟蹤發現,票據審核準確度大幅提高,2023年系統比對異常票據占票據總數的8%;業務經辦周期大幅縮短,待遇申領期限從原來的30-60個工作日縮短至6-15個工作日;電子檔案100%實現分類管理,一人一檔、線上留痕、隨時調閱,加大了工傷醫療費審核的監管力度;線上監控業務量、報銷額等核心指標,及時捕捉異常數據,有效規避了基金風險。我市工傷保險經辦服務經驗做法得到人社部宣傳推廣。
|
|
站內鏈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