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生態環境局創新績效管理模式,打造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小菜園”模式 |
| 2024/9/23 17:22:43 來源:市生態環境局 打印本頁 |
|
|
市生態環境局以做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績效目標為導向,聯合灌云縣打造“小菜園”治理模式,創新性地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與農村庭院經濟和農業綠色發展相結合,就近就地實現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
一、以績效目標為導向,因地制宜創新績效管理模式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內容。針對灌云縣的實際情況,市生態環境局以績效目標為導向,聯合灌云縣創新性地提出了“資源化利用為主、城鎮接管為輔、一體化分散式治理設施為補充”的治理模式。通過引進基于小菜園、小花園、小果園等農戶自發“庭院經濟”相結合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技術,積極探索“資源化、低成本、易維護”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路徑,初步形成了造價低廉、運維簡單、群眾認可、經驗可復制、資源再利用的“小菜園”治理模式,產生了良好的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
二、注重績效管理模式可行性,貼近農村居民生活習俗
為了提高績效管理模式的可行性,走出一條可持續化、接受程度高的績效管理新路徑,“小菜園”模式充分尊重農村居民的生活習慣。對于保留房前屋后種點蔬果的農戶,處理設施上預留了配水口,農戶可自愿將糞污還田、澆灌。處理系統在自流凈化過程中已經完成了厭氧處理,從而免去了農戶堆肥的過程,接出來的肥水“就地就農”“即接即用”。
三、緊抓績效成本管理,注重長期可持續發展
為了實現績效管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降低財政和村民負擔,“小菜園”治污模式緊抓績效成本管理,充分保障長期可持續發展。經測算,單戶模式下,一套處理系統僅占地面積6平方米左右,造價約0.55萬元/戶,如果兩戶聯戶同時開工,則造價可以降至0.35萬元/戶。建成后無需人工管理和工藝設備維護成本,也沒有電能消耗。即便是由村委會組織維修或委托第三方技術運維單位修護,每戶村民每年需要支付的分攤維護費用不到10元,整個自然村也不到2000元,成本低廉易管理,為鄉村治污的長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
|
站內鏈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