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握指成拳 抱團發展——連云港市全面推進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方法介紹 |
| 2022/2/18 16:08:40 來源:市財政局 打印本頁 |
|
|
自2018年起,連云港市在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改革中采取“握指成拳 抱團發展”市縣區整體推進的工作模式,在推動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中找到了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
一、謀篇布局,總體設計提供“向心力”!吨泄仓醒 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中發〔2018〕34號)、《中共江蘇省委 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蘇發〔2019〕6號)文印發后,連云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會議聽取專題匯報,研究我市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和方法。2019年9月,印發《連云港市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實施方案》及行動計劃表(連發〔2019〕26號),筑牢全市市縣區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的總目標和要求,全面啟動全市的貫徹落實工作。2019、2020年,市財政局連續兩年召開新聞發布會,局長親自解讀實施方案及全市工作推動進展情況,加強政策宣傳,促進全市各級政府、部門單位共識形成。
二、抱團發展,統領全市增強“聚合力”。在省管縣體制下,始終堅持全市發展“一盤棋”,市級財政主動作為,打造我市共建共治共享的績效管理新格局,加強對縣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聯系和指導,市縣區形成聚合力,營造了全市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良好氛圍。一是全市共建。市縣區統一預算績效管理實施和宣傳口徑,在短時間內實現市與縣區層面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推進水平“齊頭并進”,確保形成推動合力,精準貫徹落實上級工作部署。二是統籌共治。暢通信息交流,加強人員統籌,聚力解決初期區域內工作量激增與績效人員不足的問題,做到人不足事要成。三是成果共享。共享工作實踐成果,減少重復工作,節約整體時間、人員和資金等資源成本,提高全市預算績效管理推進效率和效果。
三、關注難點,做好減法提升“執行力”。預算績效管理深入單位業務層面難、績效信息與工作管理不同步、重評價分數輕指標完成度等是推動工作面臨的三大難點。為破解難題,提升預算單位貫徹預算績效管理的執行力,2018年率先開展“表格式”自評價嘗試,推行績效自評價雙向選擇模式,在保留“報告式”自評價的同時,大力推廣“表格化”“不打分” 自評價方式,充分賦予預算單位選擇自主權,最大限度減少單位自評價工作量,暢通財務人員與業務人員溝通渠道,引導單位更加注重日常管理質量提升,極大調動了預算單位參與預算績效管理的積極性。
四、考核創新,激勵約束增強“內動力”。做好市對縣區的工作統領,促成預算績效管理納入市縣區政府考核。率先垂范,用績效理念創新考核方式,引領和推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將考核分為基本考核和激勵考核兩部分;究己苏急90%,主要體現完成政府當年工作任務的情況。激勵考核占比10%,主要激勵有勇氣、有擔當、敢于創新的單位參與到我市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前沿性工作中。激勵考核中采取讓單位做“多選題”,給予單位選擇權,確保單位不分大小、不分工作性質,都有機會、都有可能完成目標任務。經過三年的實踐,成效顯著,受到市委組織部門和市編辦的表揚,得到了部門單位的認可和肯定。
五、培訓交流,人才提質增強“戰斗力”。一是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整體戰斗力,打贏總體戰。2018年以來全市培訓人次已突破8000人次,培訓的內容既有預算績效管理理論的講解,又有績效目標和績效評價的實操演練;培訓的形式既有課堂學習,又有現場評審會的觀摩;培訓的老師既有省廳績效管理方面的專家,又有高校和行業協會的專業人才。二是堅持創新思維,增強尖兵戰斗力,打贏攻堅戰。組織開展市縣區業務交流,激勵縣區比學趕超;加強向兄弟市縣調研學習,促進我市績效管理工作水平快速提升。
經過4年多的協作努力,市縣均基本完成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目標任務,各縣也在工作推進過程中因地制宜呈現出各自的亮點。灌云縣強化預算資金績效全覆蓋、全閉環管理,在全國1862個縣中榮獲第二十位、全省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灌南縣成立預算績效管理領導小組,切實發揮組織協調作用,2019年將全縣所有部門納入預算績效目標管理范圍,2021年“所有資金全部單獨編制績效目標”。東?h財政局積極探索績效評價成果應用機制建設,建立與預算安排掛鉤、反饋整改、報告與通報制度及操作流程;重點項目績效評價結果主動向縣人大報告,接受人大監督。
(宋于峰)
|
|
站內鏈接: |
|
|
|
|
|